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 > 正文

科创板汇聚创新动能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9-29 01:45:11   来源:同花顺财经阅读量:6459   

近日,上交所组织召开2025年股权投资机构交流会,聚焦落实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与38家股权投资机构和12家保荐机构面对面深入交流。

股权投资机构是科创板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在上市前获得股权投资机构的支持。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创新从不是单一主体的“独角戏”,而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的“交响乐”,各创新要素同频共振,方能奏响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完整乐章。

上交所表示,后续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市场机构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推进“开门办审核、开门办监管、开门办服务”,进一步完善与市场机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更好推动科创板改革“1+6”政策落地见效,共同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持续增强包容性适配性

科创板自推出以来,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提供强大资本支持。科创板设置了多套灵活包容的上市标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科创企业上市融资需求,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支持589家科创企业上市,IPO募资额超9257亿元,再融资募资额超2269亿元,合计支持资金超万亿元。

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八成的企业来自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已逐步形成集聚与示范效应,推动相关产业链做优做强,助力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

今年6月份,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改革举措,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剔除终止状态的企业,还有42家企业排队IPO。

9月22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网站披露招股意向书、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正式启动发行工作。这是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的首家过会并取得注册批文的企业,也是科创成长层新注册企业中首家启动发行工作的企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霍瑞戎日前在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发表致辞时透露,上交所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企业开展预沟通,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领域。此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启动,新受理企业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相关信息。预先审阅有序推进,已与多家意向企业开展预沟通。

并购重组机制不断优化

上交所还在债市方面加深对科创企业的支持。自2021年开展科创债试点以来,截至今年6月份,沪市科创债累计服务超300家企业发行科创债1.17万亿元。今年7月份,上交所推出首批科创债ETF,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配置工具,同时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和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

并购重组机制也在持续优化。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至2025年9月23日,沪市已新增首次披露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交易111单,交易额超3007亿元,数量已接近2022年年初至“并购六条”发布期间之和。

传统企业通过并购加速转型升级。“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已有近30单并购方向指向转型,帮助企业从地产、纺织、传统化工等传统行业向高端技术装备、半导体先进制造业实现跃升。多家公司通过并购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积极开拓或者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标志性、创新型、示范性案例不断涌现。多元支付踊跃、多个“首单”面世、产业并购成势,千亿体量并购单层出不穷。

申万宏源证券策略资深高级分析师陆灏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并购重组将成为一级市场科创项目退出的优先渠道,也将是科创板头部企业购入优质资源、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绝佳契机。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房产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